主题说明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我的家乡----桥
 
“桥这一家子”是以“桥”为切入点的主题,以“感知探究-操作体验-情感升华”为主题行进线索,从“各种各样的桥”“我们来造桥”“特别的桥”三个层次展开。
第一层次“各种各样的桥”。幼儿将以“唤醒经验,比较分类一丰富经验,表达表现”为学习路径,感知和探究桥的多种特征。首先,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,结合实地参观、游览以及师幼共同收集的各种桥的图片,唤醒幼儿有关桥的原有经验,通过观察、分类,初步感知桥的基本结构及桥与桥的不同。然后通过对一些桥梁进行重点感知与表达、表现,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桥的不同类型,如梁桥、拱桥、索桥等;感知桥的不同材质,如木桥、石桥、铁桥等,从中充分感受桥的多样性、造型美以及悠久历史。
第二层次“我们来造桥”。幼儿将以“感知造桥-实验探究一多样造桥”为学习路径,在操作中感受桥的奥秘及造桥的乐趣。首先,从一个朴实而又富有情趣的“猴子造桥”故事导入,幼儿将初步理解“为什么要造桥”和“造桥需要的基本条件”。然后,幼儿通过实验操作与故事欣赏,探究桥承重的奥秘,并知道桥的牢固与否关乎人的生命安全,桥的牢固与材料和形状有密切的关系。最后,幼儿用不同材料、不同方式尝试“造桥”,如“身体来变桥”“用泥来塑桥”“图形来拼桥”“我们来造桥”等,既感受扮演建筑师自主“造桥”的乐趣,又进一步体会“造桥”的科学性和艺术性。
第三层次“特别的桥”。幼儿将以“桥的联想一桥的互动”为学习路径,产生对桥的联想和积极情感。幼儿先是通过故事、歌曲、绘画、科学探究等不同形式领悟人们寄予桥的美好愿望,让关于桥的经验变得更生动、更有情趣。最后,在“桥的聚会”中,幼儿和同伴、教师、家长一起通过积极的交流和互动,用身体或多种材料来建构各种各样的桥,整合、提升前期关于桥的经验,充分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。
在主题实施过程中,教师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:首先,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物质、文化资源和幼儿的生活经验,不要将活动局限于在活动室里看图片和录像,可以利用家园合作或实践活动走出幼儿园,去观察当地不同的桥。要意识到桥与人、河流、楼、车是一个整体,带幼儿观察时以桥为中心,扩展至生活中的相关事物及细节,要给予每名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。其次,应利用各种小实验帮助幼儿初步探究桥的设计与建造,提供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,尽可能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操作和尝试的机会。有的小实验在幼儿操作熟练之后可以转化为游戏,支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玩耍。同时,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操作、表达的时间与空间,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利用泥、纸、瓶、罐、箱,甚至自己的身体等不同媒介,表现自己心中的独特之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