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访问量:28174
本月访问量:306
您的位置:首页 >> 特色课程
在实践中感受奥尔夫音乐教育
2010/9/30    浏览量: 3247

   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过:“走遍世界的是理念本身。”此理念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,是最接近自然、最原始的人类的状态,一种融音乐、舞蹈、语言为一体的全体艺术。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,音乐只是手段,教育人、培养人才是目的。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发展人的感官功能,提高听觉的敏锐性、直觉的灵敏性;培养人对音乐艺术的情感、态度、审美和判断能力;培养高深的品德、美好的心灵;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;提高表达、交流的能力;发展想象力、创造性等。

     纵观我们过去的幼儿音乐教育,学习歌曲、名曲欣赏、韵律活动、打击乐演奏被禁锢成一个个固定的模式。如音乐活动必须有发声练习以及学习打击乐要先学会动作总谱、图形总谱后才能与音乐进行合奏等等一系列化的程序,将这些可以融会贯通、一气呵成的音乐财富无情地切割,孩子们一次次地丧失了获得良好感性经验的机会。
     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强调的是“孩子是教学的中心”,它的出现给了我们一种新的思想、新的观念。它主要的着眼点不在于理性地传授知识、技能,而在于自然地直接地诉诸于感性,在感性的直接带动下,在奏乐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。
一、通过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,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
    以往音乐课一般是唱歌课或韵律活动,那么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孩子都学会这首歌,要唱准音要唱会歌词或者要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学会示范动作。教师也注意到了个体差异,但只能被动的从教学法上进行调整。一遍遍的反复,孩子只是被动模仿,没有机会去体验亲自参与的乐趣。
二、在音乐活动中,培养和发展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
    奥尔夫认为:“原始的音乐”是人类本能自然、直接、即兴的流露,“原始的节奏”是人类脉搏跳动、呼吸及内心情绪起伏的体现。他根据音乐的始源和发展规律即音乐生理——心理法则,建立起来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是合理、科学、有效的。
由此可见,原本性的音乐是以即兴活动形式,创造性的探索节奏,将旋律等音乐基本素材进行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。完全从即兴出发的自由教学也成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、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。它能促进一般的感知、注意力集中和记忆力,训练身体动作,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。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,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音乐体验、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。即兴活动重视儿童取长补短的主动学习,以及想象力、创造性的发挥,因此重要的是学习过程,而不仅是结果。儿童在成长、实践过程中的结果可能是幼稚、粗糙、不完美的,但可贵的是探索精神,是收获的经验,是情感、想象力、个性的发展。
三、在音乐活动中,培养孩子们与人合作、与人交往以及群体意识
     一节音乐课到底可以让孩子们得到什么样的收获?学会一首歌曲、一个舞蹈并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,大家都是想让孩子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受力。但守旧的教育手段,让人觉得缺乏新鲜感、缺乏创造性,能给予孩子们的活动场地和大动作活动的机会太少了。
奥尔夫音乐教育被国外称为:“从钢琴凳上(教师)、从座位上(孩子们)解放出来的音乐教育。”它是一种动态的音乐活动,孩子们不需要懂任何乐理知识,而是通过自己亲自参与,从亲身的体验中感受音乐。奥尔夫大量地把音乐中各要素通过身体来反映,或根据身体动作用音乐的音响来表现。其重要原则是:尽可能的全身性的和大的动作活动。动作训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行为、独立性、交流和合作意识,这样,孩子们充分的参与着、感受着音乐,教师也可以十分投入的引导孩子进行活动。当我们都被解放出来后,就可以去体验好的音乐,得到感情的发展和描述情感和经历的能力了。
四、通过多种节奏活动,使孩子们均寓学习于游戏之中
    奥尔夫认为,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,不是旋律。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,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。通过与动作、与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节奏,能唤起几乎一切人身上潜存的音乐本能,使音乐成为自然、自发的要求。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,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。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,要结合一定的词组和语句去掌握一定的节奏型,然后再结合一定的动作和舞蹈去加强节奏,使孩子在边唱、边跳,边拍掌,边跺脚等过程中培养节奏的敏感性。
     综上所述,奥尔夫音乐教育是适合幼儿园的好的教育方法,因此,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,系统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,借鉴其精华,促进我们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,深化素质教育,显然是很有必要的。但从理论联系实际上来讲,我们对于它的理解还不够充分和透彻。只有不断的进行学习、实践和创新,才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,将其充分融入到实际工作中,让每个人都在快乐的音乐天际里自由地翱翔、驰骋!
技术支持:金华致远网络有限公司 兰溪市蓝天幼儿园 浙ICP备11050056号
网站客服电话:0579-82280066    
幼儿园联系电话(招生):0579-88936839    

浙公网安备 3307180210024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