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说明: 飞呀飞
“飞所飞”是一个由“飞行”切人的主题,以“感知体验-探索交流-情感升华”为主题行进线索,从“谁会飞”“怎么飞”“我想飞”三个层次展开。
第一层次“谁会飞”,幼儿将以“唤醒经验一丰富经验-表达提升”为学习路径感知与探究多种会飞的物体。首先通过收集与分享,呈现关于哪些物体会“飞”的原有经验。然后通过会飞的动物、会飞的植物、会飞的人造物等活动,对幼儿前期的零散经验进行丰富与归类。最后通过“谁会飞”的问答游戏,整理与提升幼儿有关“飞”的经验。
第二层次“怎么飞”,幼儿将以“飞的模仿一合作探究一太空遐想”为学习路径,在实际操作与想象交流中深入探究“飞”的秘密。这一层次在主题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。首先通过模仿卡通形象和鸟的飞翔承接并拓展第一层次的经验。然后从观察对比、运动体验、实验感知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关于飞的合作探究,初步探知让一些物体飞起来的办法。最后,想象并积极探究外星人和太空的奥秘,为第三层次的想象、表达做好情感铺垫。
第三层次“我想飞”,幼儿将以“激发情感一表达梦想”为学习路径,产生并表达内心想飞的愿望。在这里,“飞”指向幼儿梦想中的自由飞翔。首先从“飞上天”的故事、歌曲入手,由小动物的“想飞”衍生出“我想飞”的愿望。然后在绘本欣赏中,幼儿将体验到为实现理想而不断努力的坚定态度、勇敢精神和不懈努力。接着在一系列充满想象的活动中,积极交流、表达自己“想飞”的梦想。最后,在“放飞梦想”的亲子活动中,幼儿想要“飞翔”的情感得以升华。
主题的三个层次是在幼儿对“飞”及其相关事物的感知与体验、探究与操作、想象与交流等活动中一步步深入的。在主题初始阶段,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对各种会飞的物体的探究兴趣,让幼儿在丰富的活动中积累鲜活的感性经验,同时对幼儿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,了解班级幼儿对会飞物体的整体偏好,生成班本化活动。中期阶段,教师要注重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探究飞的奥秘,结合幼儿的探究差异给予个性化支持。最后阶段,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,引发幼儿的联想与表达,升华情感。需要注意的是,个别幼儿可能会混淆想象与现实,本主题活动既要保护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,也要注意安全教育,教育幼儿不可随意模仿影视人物的“飞翔”,杜绝安全隐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