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级资料

宝二班
班级成员:25
留 言 数:0
班级照片:2483 (相册:89)
总访问量:1242

您的位置:首页 >> 班级新闻 >> 正文

育儿知识: 《托班幼儿回应性照护”家长应该怎么做?》
2025/5/16 16:31:44   发表人:龚丽燕 浏览量: 1

 育儿知识:

《托班幼儿回应性照护”家长应该怎么做?》

俗话说"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",儿童早期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一生。怎么样做好托班孩子的回应性照护呢?

一、什么是回应性照护

回应性照护是一种积极的育儿方式。回应性照护是提供满足婴幼儿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积极照护实践,其核心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敏感了解婴幼儿动作、声音、表情和口头请求的需求,并及时给予积极恰当的回应。

二、为什么要进行回应性照护

照料者与婴幼儿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会平白无故产生,只有尊重、回应、双向的互动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。充满尊重与回应的照护,对于婴幼儿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,独立探索,建立积极的“自我”,促进认知水平发展至关重要,也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。

三、回应性照护的四大要素

1.建立关系是回应性照护的前提2.学会观察是回应性照护的基础

3.精准解读是回应性照护的关键4.促进发展是回应式照护的落脚点

四、家长该怎么做好回应性照护

1.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

良好的亲子关系可给婴幼儿带来心理的安全感,支持其不断探索、学习,使他们在情感、社交和认知方面良好发展。与婴幼儿建立积极亲子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热情、接纳、真诚、共情和尊重。提醒家长一句:千万别做无效的陪伴,要用“心”陪伴孩子。

2.敏感观察识别婴幼儿信号

在回应性照护中,家长既是婴幼儿发展的引导者,也是追随婴幼儿发展的支持者,敏感注意到并听懂,看懂孩子不同需求所发出的信号及其背后的含义(比如动作、面部表情以及声音等)。

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、记录孩子的生理节奏、活动和能力水平,逐步了解并掌握其个性特点敏感注意到并听懂、看懂其不同需求所发出的信号来准确判断孩子的需求。孩子饿了想吃了、想睡了、想家长抱抱、想玩了,会通过声音、动作、手势等来给家长传递信号,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在平时养育照护过程中,要花时间用去陪伴孩子,用“心”去观察和留意孩子的这些信号,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有自己的交流方式和喜好,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独特的交流方式:哭声、语言、动作、手势和面部表情以及身体姿势等。家长只有在平时照料孩子过程中,不断去观察孩子、不断去思考、不断积累,才能敏感地识别和读懂孩子的这些信号。

3.恰当回应

回应性照护重在“回应”,但更注重回应的“及时性”、“恰当性”和“适宜性”。这就需要家长能精准解读婴幼儿的真实需求。 当婴幼儿用哭泣、肢体动作、语言等暗示或直接表达他们的感受、需求和情绪时,看护人就要快速给予积极的回应。记住是回应,不是满足。回应三要素:尊重、回应和双向。